很多文章在讲到降低采购成本的时候,都会提到说要引入供应竞争机制。谈到竞争,就会有人问,究竟多充分才算充分,或者说,多少个供应商才算充分的竞争?在本文中,众焱电子小编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
1、势均力敌时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只要有两个竞争对手,就可以有效地把供应商的报价控制到合理水平。也就是说,有两个这样的供应商就是充分竞争。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法、北美大企业常用的两点供应,都反映了这点。
比如在开发特定技术时,美国电信商AT&T选定两个关键供应商,保持相当的规模效益的同时,也维持充分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策略得当,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供应商就够充分了,导入更多的竞争对手,边际回报有限。而且注意,这是针对一个采购品类,而不是一个特定的料号:品类层面维持两个这样的供应商,具体料号则不一定得两点寻源。
遗憾的是,很多本土pcba包工包料企业低估了供方市场竞争的充分度:一些供应市场本来竞争已经非常充分,却一昧引进更多的供应商,一方面造成采购额分散、规模效益丧失,另一方面造成恶性竞争,导致供应商盈利水平太低甚至亏损,以及随之而来的质量、交期和服务等诸多问题。
2、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方式
放在供应商关系上也是:因为不愿意,或者没能力,通过建设性的谈判、协商来解决问题,所以就导入更多的供应商,让市场竞争来解决问题,其实是高成本的解决方案。对于本土企业来说,解决方案是加强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团队的力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有作为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一昧导入更多的竞争。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要理解非充分竞争是常态,企业得开发相应的能力来应对,比如雇佣更高资质的员工。这是花较少的明钱来省下更多的暗钱。
3、掌握在非完全竞争下管理供应商的方法
过分借助市场管理供应商,往往伴随着两个极端:要么是不作为,要么是作为过度。不作为是完全依赖市场来管理供应商,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天吃饭,就如低等动物一生下孩子,就交给大自然一样。结果你知道,粗放经营,成活率很低。另一个极端就是管理过度,借助规模优势,仗着自己拳头大、胳膊粗,把自己的问题转嫁给供应链伙伴,供应商不服从就导入更多的竞争。两种方式都是过犹不及,是管理不到位的体现。
过犹不及,两种极端都不好。即使在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人们也越来越多地通过谈判、协作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赤裸裸的市场竞争。在企业面,美国的企业奉行的是at will employment,即公司可以随时有理由没理由解雇员工,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有工会的例外)。当然员工也可以炒公司的鱿鱼。但这种做法,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很少看到企业在用。
对于管理供应商也是如此,一旦滥用,就会有高昂的代价:规模效益丧失、供应商忠诚度下降、双方的深度合作受限,这都是成本做不低、响应速度做不快的根本原因。
随着经济日趋成熟,管理供应商的手段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单纯依赖市场竞争,其实是粗放经营、低成本竞争时代的标志,阻碍了我们的产业升级,也阻碍了企业轻资产的转型。相反,我们得有所作为,掌握在非完全竞争下管理供应商的方法,提高供应商管理能力,改善供应商和供应链的绩效。
广州众焱电子有限责任公司www.gz-smt.com,是一家专业从事SMT贴片加工、DIP常见加工、PCBA包工包料、PCB线路板制造的公司,拥有多年的电子加工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公司的SMT贴片加工能力达到日产100万件,DIP插件加工产能为20万件/日,能够给你提供优质的电子加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