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四大规范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在设立四大规范时应该是同时并进的,不过在同时编制时也有一定的考虑程序。在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制定程序如下,首先是制定“质量规范”中的“成品质量标准”;这是按照客户要求、市场竞争情况、企业的定位和策略等来制定的。接着我们从这些质量要求中可以推出所需要的产品设计要求(比如组装密度、材料范围等);而再进一步提出为了达到能够生产这类产品所需要的工艺(比如混装工艺、双面回流工艺等)以及工艺要求(比如焊点密度等);最后从所需要的工艺中再提出对设备配置和能力的要求。
以上是初步的单向提出要求的做法。不幸的是,smt贴片打样厂往往无法在所有各个方面满足这些要求。不论在质量、设计、工艺或设备工具上,我们都会遇到许多的限制。比如在质量上我们会受到市场竞争的限制,是使我们不得不保证达到某程度的质量水平;在设计上我们会受到设计能力和供应商网络的限制;在工艺上也受到工艺技术能力,以及研究、管理成本的限制;而在设备上则会受到供应和资金方面的限制等等。这些限制使我们无法在各方面满足先前提出的所有要求。这就造成有必要出现反向的‘要求修改’了。比如设备能力做不到的,我们就必须要对工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能力,在某些程度上可以通过较好的工艺应用技术给予补偿)。而工艺能力不足时,我们就必须定下更严密的设计规范……等等。众焱电子小编觉得这样双向的协调做法,使我们能够达到一个便于管理、能够受控制的产品产业化过程。
即使在采用以上的双向规范制定做法后,所有规范也不是在制定后一成不变的,而相反的他们应该是“活”的。这就是说规范会不断的进行更改,而更改的原因有:
1、初期的资料不正确;
2、初期的资料不够全面或完整;
3、资料需要提升。
要有效地管理规范的长期操作和提升工作,我们就必须要有个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中包括负责整个规范效率的组织结构。这里我再次强调技术整合的重要性,组织可以是个**性质的,但必须是由各主要部门有能力和有经验的人员组成。组织必须直接由高层领导管理,一般是由smt贴片打样企业内的工艺或制造技术总监直接管理。因为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企业能不能够在制造技术上获利,这个部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规范管理的责任是对整个企业的制造质量(以及一部分的效率)结果负责。主要活动是通过有效的沟通系统,来推进以下的工作:
1、监督规范的使用情况(比如是否有被使用,相关员工是否懂得如何使用等);
2、评估规范的效果(可操作性、准确性、完整性等);3.提出提升需求和建议;
4、推动提升工作。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套规范是第一次就做得完全以及做得正确无误的,所以规范的后期改进管理,也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
广州众焱电子有限责任公司www.gz-smt.com,是一家专业从事SMT贴片加工、DIP常见加工、PCBA包工包料、PCB线路板制造的公司,拥有多年的电子加工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公司的SMT贴片加工能力达到日产100万件,DIP插件加工产能为20万件/日,能够给你提供优质的电子加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