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本压力大
降本是采购人不变的话题。自然也是难题。哪怕在去年大部分原材料暴涨的年份,有些企业依然自视“店大”,毫不在乎外部市场行情。这种时候,自然所有的压力就过渡到了采购人员身上。比如某著名的美资企业,世界500强,在PCB全行业都在暴涨的情况下,依然要求PCB价格每季度按5%的梯度,如果采购人员达不到要求,那就主动让位给有能力做这个工作的其他人。这种强势,也是没谁了。
用这家公司的员工的话是,老板不要看“借口”,只需要看财务数据。最近看新闻,这家公司的业绩有点瘆人,市场对它不友好啊。显然,这么野蛮式的降本风格,供应商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亏本合作,最终的结果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换供应商,要么降低物料品质标准。
电子元器件采购人这两年的心理落差最大。以前采购是大爷,现在反过来了。有些pcba包工包料企业的尴尬不是降本,也不是没有钱,而是有钱还买不到货,没有货价格依然不停的涨!所以,那些在风调雨顺年份做惯了大爷的企业,动不动就拿供应商开刷的企业这下痛苦了。巧妇也难做无米之炊啊。
所以众焱电子小编觉得,采购降本,核价先行,互惠互利才能合作长久安全!
2、新供应商筛选难
对于一个好供应商来说,无非满足我们以下要素:产品质量有保证、供货有保证、服务有保证、价格最合理、企业信誉好等。供应商选择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的“狮头”,直接决定了后期的供应链管理工作,重要性不言自明。pcba包工包料采购人需要对经营不善的供应商适时进行淘汰,实力较强的供应商良性发展,逐步优化供应链。
但现实有时候没那么容易。因为供应商总有些条件可能匹配得不是那么理想,比如各方面条件都匹配但离公司比较远;还比如付款条件难谈拢,还比如有些供应商各项条件比我们自身还好似乎我们还“高攀”了,于是配合度没有那么美等等。
还有些企业没有建立供应商选择程序制度,选择供应商由某一个部门确定(或采购部,或技术部,或总裁办公室),而不是由采购、质量、技术等部门集体参与,防止一个部门选择供应商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
3、小批量多品种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小批量多品种企业在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很多:
1)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混合排产难度大;
2)无法如期交货,太多“救火式”加班;
3)订单需要跟催频繁,品质控制困难;
4)生产优先顺序频繁改变,原定计划无法执行;
5)库存不断增加,却常常缺关键物料;
6)生产周期太长,提前期无限评估;
7)采购议价能力低因为没有量;
8)效率低下。
那么有好的解决方案吗?当然有!
1)重视前期评估:采购在拿到需求清单时,一定要和销售部门,研发部门沟通清楚物料所属的行业行情,避免因信息不通造成的后期缺料问题。
2)尽管多用标准件,这一点要和研发部门深度信息互通。一方面标准件有利于库存囤货,同时也有更大的议价空间有利于成本的降低。
3)重视供应商关系的维护。要知道有盈利空间的生意供应商是不会拒绝的,不要在价格上和供应商“斤斤计较”。
4)简化采购流程,避免繁琐的过程造成的各种拖延
5)提供灵活的付款方式
4、行业偏或新,供应商难找
有些冷偏或新的行业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供应商的。特别是涉及到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这个时候采购的压力比山大。
所以采购人员也需要加深自己的专业宽度和广度,加强学习,重视人脉资源的积累。
5、采购的产品技术质量要求高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在一些高新技术科技行业非常常见,比如航天航空行业,半导体行业,尖端设备行业等等......入行门槛很高,自然符合要求的企业有限。加入有些行业或国家之间还设置了各种贸易壁垒或技术壁垒,对采购的影响是直接的。
最近的中兴事件其实也是这种原因导致的。美国设置了贸易壁垒,中兴自然被挡在了外面。而高技术含量的电子元器件又不是你想做就一下子就能做出来的,所以才导致了缺芯之痛!
6、客户口头指定供应商
当客户指定了供应商,在某种程度也是一种成交垄断。采购人员的位置自然就很被动了。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客户身上很常见。里面的关系有单纯的也有不单纯的。
作为供应商,一旦我们失去了管控能力,我们议价能力就大打折扣。
广州众焱电子有限责任公司www.gz—smt.com,是一家专业从事SMT贴片加工、DIP常见加工、PCBA包工包料、PCB线路板制造的公司,拥有多年的电子加工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公司的SMT贴片加工能力达到日产100万件,DIP插件加工产能为20万件/日,能够给你提供优质的电子加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