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库存那浪费的典型,是万恶之源,其实库存是对变动性的有效保护。但是在现实加工厂场景中,的确如此吗?接下来,众焱电子小编将以实际案例继续详细的讲解介绍。
请看以下实例:
一个生产家电控制器(或显示器)的龙头企业(主要配套国内的家电企业),年营业额在5个亿以上。
1、经营现状
1)准交率很低,客户抱怨较高
由于家电企业销售的不确定性,该工厂销售人员的销售预测比较不准(小于50%,事实上也不可能预测准确)。
2)采购人员离职率高,造成了电子料的采购更加不稳定
因为销售需求的不确定,赶单成为最主要的日常工作,赶单带来的催料成为PCBA包工包料采购人员的最常见的紧急工作,而且经常挨骂。
3)车间换线频繁,作业效率低,离职率高
因为赶单+缺料,产线做做停停成为一种典型的生产形态,又由于实行计件制,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计件工资偏低,离职率高。离职率高,造成生产能力不足,加班增加还工资不高,离职率更高,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工厂不赚钱
几个亿的销售,可能是几百万的利润,利润率极低。

2、订单模式
由于国内大大小小家电企业的销售的不确定性(季节、管理水平等,牛鞭效应在这家企业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般是预测性下单采购订单、正式下达采购订单(家电企业自身也有OEM订单)方式。
3、生产过程
4、现有生产运作模式
1)计划模式
PMC是计划下设的一个组,发起采购审核和下单生产工单。
以周滚动计划为依据,安排两个车间(SMT、DIP)生产,实现销售需要的成品出运。
2)电子料供应
长交期物料采用订单式下单,短交期物料为依据出运计划和订单,每周一次MRP方式确定送料。
3)来料检验
批次抽检,每个批次必须检验完毕后入库,但是来料检验人员相对不足(人数未统计,但是在走廊、检验缓冲区等区域,待检物料的总量约为有效库存的30%左右)。
4)库存要求
严格实现底库存要求,对采购和PMC有非常高的库存周转率要求,库存目标金额为1500万元/平均库存,而且包含了报废、呆滞物料。
5、前置分析
1)业务分析
客户端:该工厂的业务模式,是典型的MTO(订单式)+MTS(备库式)混合模式。其中,MTS(备库式)是基于销售员的预测确定。
供应端:该工厂的电子料按照采购周期相比,有长周期、短周期两种。长周期物料一般都是特殊的、专用的、供应商强势的物料;短周期属于普通的电阻、电容或供应商弱势的物料。
成品库存不高,尤其是MTO(订单式)订单的成品比较少(虽然有呆滞,但是时间有延误),MTS(备库式)因预测错误有较大库存。
2)不良效应
未完待续…
广州众焱电子有限责任公司www.gz-smt.com,是一家专业从事SMT贴片加工、DIP常见加工、PCBA包工包料、PCB线路板制造的公司,拥有多年的电子加工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公司的SMT贴片加工能力达到日产100万件,DIP插件加工产能为20万件/日,能够给你提供优质的电子加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