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元器件的焊接与插装元器件的焊接也不一样,后者通过引线插入通孔,焊接时不会移位,且元器件与焊盘分別在印制板两侧,焊接较容易。片状元器件在焊接过程中容易移位,焊盘与元器件在印制板同侧,焊接端子形状不一,焊盘细小,焊接要求高。因此,焊接时必须细心谨慎,提高精度。下面就由广州SMT贴片加工厂—众焱电子来介绍一下具体的片状元器件焊接方法。
1、一般片状元器件的手工焊接电烙铁功率采用25W,最高不宜超过40W,且功率和温度最好是可调控的,烙铁头要尖,带有抗氧化层的长寿烙铁为佳 ,焊接时间控制在3秒以内,焊锡丝直径为0.6—0.8mm。焊接时,先用镊子将元件放置到印制板对应的位置上,然后用电烙铁进行焊接。为防止焊接时元件移位,可自制夹具固定元件。辅助夹具可采用稍厚的铁皮(厚度为1.5—2.0mm)作底座,直径10mm左右的铁棒作支架,铁棒底部开有螺纹,两个螺母将其固定在底座上,在铁棒上部钻有一直径1.2mm通孔,使之可装上直径(1.0—1.2)mm的钢丝,钢丝彈性应选择大一些的。在小孔侧面开有一孔内攻M3螺纹,用螺丝固定钢丝,钢线可成型。使用时,用手指轻轻抬起钢丝,再将要焊接的元器件及印制弧放置其下,放下钢丝夹住元件,使元件不出现移位,确保焊接准确。此法对矩形片状元器件和小型三极管的焊接特別适用。
2、翼形引脚SOP的焊接可采用烙铁拉焊。选用扁平式烙铁头,宽度为2.0—2.5mm,锡丝也可略粗一点为1.0mm。焊接前先检查焊盘,如有沾污可用无水乙醇擦除,再检查器件引脚,若有变形,用镊子谨慎调整。为提高易焊性,也可先刷上助焊剂,然后将器件安放在焊接位置上,先焊接其中的一两个引脚将器件固定。当所有引脚与焊盘位置无偏差时,方可进行拉焊。即用擦干净的烙铁头沾上焊锡,一手持电烙铁由左至右对引脚焊接,另一手持焊锡丝不断加锡,拉焊时,烙铁头不可角及器件引脚根部,否则易造成短路。并且烙铁头对器件引脚的压力不可过大,应处于"漂浮"在引脚上的状态,利用焊锡张力,引导熔融的焊珠由左向右徐徐移动,只往一个方向,切勿往返,同时目视每一引脚焊点的形成和锡量的均匀。若发生焊接短路,可用烙铁将短路点上余锡引渡下来,或采用不锈钢针头,从熔融的焊点中间划开。
3、浸锡焊接采用简易锡炉即可替代波峰焊机,焊锡温度为240—260度,浸锡时间应小于5秒,浸锡前先用环境树脂胶将元器件粘贴在印制板上的对应位置。胶点大小与位置待固化后,刷上助焊剂,用不锈钢镊子夹起,送入锡炉浸锡。
焊接完成后,及时清洗干净,并借助放大镜检查焊点质量,a和b为理想焊点,c和e为桥接现象,无论电气性能上是否连通,都不宜出现桥接现象,可用电烙铁修复,否则因应力不一,易造成元器件裂纹,导致可靠性下降。d为焊锡过量,但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