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款PCB板都是不同的,代表不同的产品,需要贴片的电子产品都需要进行贴片加工,那么在加工前的贴片机编辑,也就是定位是怎么做的呢?下面由广州SMT贴片加工厂众焱电子为大家整理解说:
一个完整的贴片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元器件贴片数据
简单而言,元器件贴片数据就是指定贴入在PCB上的元器件位置、角度、型号等。贴片数据有元器件型号、位号、X坐标、Y坐标、放置角度等,坐标原点一般取在PCB的左下角。
2、基准数据
包括基准点、坐标、颜色、亮度、搜索区域等。在贴片周期开始之前,贴片头上的夜视摄像机会首先搜索基准。发现基准之后,摄像机读取其坐标位置,并送到贴装系统微处理机进行分析,如果有误差,经计算机发出指令,由贴装系统控制执行部件移动,从而使PCB精确定位。基准点应至少有两个,以保证PCB的精确定位。
3、元器件数据库
库中有元器件尺寸、引脚数、引脚间距和对应吸嘴类型等。
4、供料器排列数据
供料器排列数据指定每种元器件所选用的供料器及在贴片机供料平台上的放置位置。
5、PCB数据
PCB数据包括设定PCB的尺寸、厚度、拼板数据等。
前面的工作都完成之后就要进行程序优化了,SONY、SIEMENS和EUROPLACER的贴片程序优化思想都一样,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使得组成贴装线的几台贴片机之间以及一台机器的几个头之间的贴装时间和贴装元件数达到平衡,从而追求最高的SMT生产效率。程序优化好之后就可以供SMT贴片加工生产使用了,编程人员一定要关注首件生产时的调试问题,并不断地分和总结,把因为编程问题的停机调试时间降到最低,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